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院动态 >> 信息详情

【健康宣教】人人“胃”健康 有我您安康

作者:涉县中医院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9-1-4 9:55:07 点击:1531 属于:医院动态

618625737072266160.png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

1a2991ba738d4404bc9a20d0d45fe2b5.jpg

◆◆
病因
◆◆

1f16218dd47740e6bf2b5d7370317596.jpg

1. 不良生活习惯

(1)大量吸烟、酗酒、常喝浓茶、咖啡。

(2)嗜好熏烤、油炸、洋快餐食品;高盐、高糖、高脂、腌制食物;偏食、挑食,只吃肉类,不吃或少吃新鲜蔬菜水果;喝污染水、吃发霉食物。

(3)饮食无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大吃大喝,狼吞虎咽,经常夜宵。

据调查,三餐不定时者胃癌发生率高出常人1.3倍!

(4)长期熬夜、日夜颠倒、过度疲劳。

(5)悲观、紧张。


c3b320dfa703438ab1fba6aa8a6a0598.jpg

2.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公认的胃癌第1号致癌因子,与许多胃病有关。虽然,大部分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可促使胃粘膜发生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39%的胃癌发病率。
3.遗传因素
目前认为胃癌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据研究,与胃癌病人有血缘关系(父或母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普通人群增高4倍。
4. 环境恶化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伴随着环境的破坏,空气、水源、食品安全等问题十分严峻,无不向人们的健康发出挑战。

ff7be72e3dc84a9c9c26cf31b5a9a6f8.jpg

5 .胃癌癌前病变
胃癌癌前病变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炎,恶性贫血, 胃溃疡,胃黏膜异型增生。这些病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长期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根据异型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度异型增生中有75%~80%的病人有可能发展成胃癌。


◆◆
胃癌的临床表现
◆◆

ab5c586d8384452f98776f12eb1641b1.jpg

1.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人可有上腹部隐痛、嗳气、反酸、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2.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现。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

3.当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4.晚期胃癌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


◆◆
胃癌的治疗原则
◆◆


6e3e04292f7a41408a705f03d57b9d2a.jpg

a273bbc175074464ab78bdba1cbf41b5.jpg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手术治疗是治愈胃癌最有效的方法,积极辅以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
胃癌的预防
◆◆


6ee08906786e472d8a65950c42f3ff74.jpg

1.改变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豆类食物和牛奶,鲜鱼、肉、蛋。提倡食用大蒜、绿茶。

2.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三餐不定时;进食不宜过快、过烫、过硬;少食熏腌食品,避免高盐饮食。

3.少饮烈性酒,不吸烟。

4.做好粮食的防霉去霉工作,保护食用水的卫生。

5.积极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治疗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

6.对高发区及高危人群进行胃癌的普查。


616e1ad53db2462990a755a251599bbd.jpg

d61bc1ee562541a4be50bf0bc85798ae.jpg

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2ad856b7eac243218acf3be8e28f2c43.jpg

涉县中医院普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本着“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的工作态度,为老区人民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图 / 文:牛利珍

编   审:樊安利

签   发:张利军


温馨提示

涉县中医院

河北中医学院教学医院

河北省红十字会医院(县级唯一)

河北省示范中医院

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

全国管理创新医院

全国十佳百姓放心医院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

城乡居民患者起付线直降200

城乡居民患者报销政策

医院级别

起付线


报销起付线直降200

涉县中医院

300

其他二级甲等医院

500

  •  国家卫健委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河北省卫健委
  •  邯郸市卫健委
  •  中国中医药网
  •  涉县党政信息网
  • 冀ICP备16027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