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院动态 >> 信息详情

【健康宣教】关爱女性——从盆底康复开始

作者:涉县中医院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9-1-4 10:59:40 点击:1998 属于:医院动态

618625737072266160.png

盆底健康决定生活质量 盆腔脏器维持正常位置之外,还参与了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项生理功能,密切关系着女性健康和“性”福。

2eae9e6930e349b4b3031cbf847d16a4.jpg

关于盆底受损后的自我修复每个产后妇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盆底损伤。如果不治疗,会有一个的自我修复的过程,但是绝对不会很有效的自我修复到正常,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生理机能的下降只会越来越严重。

fda6296c041a4808a101bd245de2e202.jpg

妊娠、分娩、衰老、肥胖、绝经、便秘等原因均易引起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9b894e0bc49146df963f0dae735af6ba.jpg

妊娠随着子宫的增大,盆底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大,盆底组织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塑过程维持盆底结构的整体性和功能的完整性。

5db0f4af2e804405a96778aa97dd2a9c.jpg

妊娠本身已经造成对盆底肌的损伤。故无论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均不可避免地造成对盆底肌的损伤。

盆底肌受损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9a2827ac10354c7abe0f5b139eea56c7.jpg

1.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 

2.各类尿失禁,尿潴留; 

3.便秘,粪失禁; 

4.阴道松弛,性冷淡;同房痛; 

5.反复阴道炎、反复尿路感染者;


68d66430993240118d1f1ad2e9b7b095.jpg


妈妈在分娩后42天,可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如果出现了盆底肌肉松弛、阴道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检查和康复治疗。 产后3个月内也是进行盆底康复的最佳时机,否则,随着年龄增大,治疗难度也更大,而且子宫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重。

通过重点锻炼盆底肌群,可以达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这里介绍一下几种运动锻炼法:

5ee2037c2f5d4b3093ecf3f4e565d0b7.jpg

「提肛法」

吸气收紧肛门,收缩 3 秒钟,再放松 3 秒钟,每次 15~30 分钟,每日 3 次,至少坚持 8 周以上。

dcd60777ef674b24b2ff77941bf05cb0.jpg

凯格尔运动

有节奏的收放来锻炼盆底肌,目的是增加盆底肌肉的肌力。每次盆底肌肉持续收缩3-5秒,然后放松3-5秒钟。时间安排:15-30分钟为一组训练,每日进行2-3组锻炼

小贴士: Kegel运动时,尽量减少大腿、臀部和腹部肌肉力量的参与,保持正常呼吸。每次Kegel运动前排空大小便,以保证锻炼的正常进行。

7d6fed7bf81d4a10ba2e00bfe28ec5e5.jpg

阴道哑铃

使用前请将阴道哑铃清水洗净、碘伏擦拭和温水湿润,然后半仰卧位,缓慢将阴道哑铃头部放入阴道,头部尾端距阴道口2cm左右,收缩盆底肌肉,感觉到阴道哑铃上升,表明位置放置正确。尽可能保持阴道哑铃不脱落,维持15分钟左右。适应站立姿势后,可以尝试坐、行走、爬楼梯等方式训练。

盆底疾病治疗方法? 

e31d87441aca4c3c91f937116fae250e.jpg

1.在医院治疗:

电刺激 ; 纯被动盆底肌锻炼方式,促进盆底肌肉血液循环,重塑神经通路,增强肌力。

肌电触发电刺激:主被动结合的盆底肌锻炼方式,要求患者也要“动”起来,加速盆底肌的恢复

Kegel训练:在仪器的指导下,学会如何正确训练盆底肌,帮助患者在家中也能正确进行盆底肌的锻炼。

多媒体游戏:借助游戏,让您在轻松自在中完成治疗。

2758fc8b41b743f5af664253ca9e6626.jpg

2.在家里治疗:

在患者学会正确的盆底肌收缩方法后,可以自己在家里用康复器每天锻炼,维持和巩固治疗的成果。

a0e191255f984c33a5a70e8bc1cbc862.jpg

涉县中医院妇产科欢迎您来电咨询

咨询电话:0310-3831857


图 / 文:张志芳

编   审:樊安利

签   发:张利军


温馨提示

涉县中医院

河北中医学院教学医院

河北省红十字会医院(县级唯一)

河北省示范中医院

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

全国管理创新医院

全国十佳百姓放心医院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

城乡居民患者起付线直降200

城乡居民患者报销政策

医院级别

起付线


报销起付线直降200

涉县中医院

300

其他二级甲等医院

500

  •  国家卫健委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河北省卫健委
  •  邯郸市卫健委
  •  中国中医药网
  •  涉县党政信息网
  • 冀ICP备16027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