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院动态 >> 信息详情

【健康宣教】光子嫩肤—让你成为素颜女神

作者:涉县中医院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9-1-11 9:58:30 点击:2315 属于:医院动态

618625737072266160.png

2019年悄然来临,你的皮肤问题拖了多久?三个月?半年?一年?……

早晨洗脸照镜子,你有没有对着脸上的红血丝发愁?每天化妆的时候,厚厚的粉底下遮盖的色素斑,换来了几声无奈的叹气?又或者,脸上深深浅浅的痘印,折磨了你几个春秋?

微信图片_20190107162743.jpg

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一直在默默地保护我们,但它生病了总是容易被忽略。原本的小病拖成了大病,也变成了心病。没关系,涉县中医院皮肤科帮您解决!

微信图片_20190109100922.jpg

我院皮肤科配备了一台价值几十万的光子嫩肤仪,随着人们对颜值的重视,加上激光美肤技术越来越成熟稳定,其中,光子嫩肤凭借安全无创、祛斑美白的特征,也越来越被大家熟知。可是,知道光子嫩肤的人很多,真正了解光子嫩肤这个项目的,未必有多少。下面是涉县中医院皮肤科几例患者经光子嫩肤仪治疗前后的对比图:

2019-01-09_102207.png

什么是光子嫩肤

光子嫩肤是利用黑色素和血红蛋白对光的吸收性,将特定宽光谱穿透皮肤,在不损伤正常皮肤的前提下,破坏色素细胞,加速新陈代谢。核心是光波刺激,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输出的强脉冲光中较长波长的光可穿透到皮肤较深处组织产生光热作用和光化学作用,使皮肤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重新排列和再生,恢复弹性。对于浅层色素、红血丝、毛孔粗大、肤色不均、暗沉等问题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刺激胶原组织增生,令肌肤达到亮、白、匀的效果。

604f879de617cf9648c0e31cf2e2120.png

光子嫩肤的治疗次数

很多人在选择光子嫩肤时,遇到医生建议多次治疗,立刻会怀疑自己被坑了。在这里,需要告诉大家:光子嫩肤的治疗次数,是由皮肤本身的情况决定  . 其治疗原理,是利用光能使色素细胞发热破裂,通过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进行祛除;而新陈代谢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一般需要多次治疗,经过科学的疗程,才能逐渐达到理想效果。比如色块较大、颜色较深的色斑,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更多、周期更长,所以医生会根据皮肤本身的情况,建议疗程化治疗。

微信图片_20190109101024.jpg

光子嫩肤的适宜人群

光子嫩肤的治疗时间非常短,仅需10分钟左右,即做即走,无需恢复期,完全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事实上它属于无创治疗,安全无副作用。几乎适合所有人群。

  •  第一类人群:面部有点状的色素斑,无论是日光性的还是雀斑,通常这些斑给你的感觉是一种"脏脸"的感觉,尽管常用粉去遮盖,但总也不能遮盖掉。

  • 第二类人群:面部开始出现松弛,细小皱纹,出现老年性皮肤改变。

  • 第三类人群:想改变皮肤质地,希望皮肤的弹性更好,皮肤更光滑,改善皮肤晦暗。

  • 第四类人群:面部皮肤粗糙、毛孔扩大、青春痘印记、面部毛细血管扩张。

微信图片_20190109101027.jpg

光子嫩肤的禁忌人群

  • 妊娠期妇女;

  • 光过敏人群;

  • 长期体虚或刚做完手术的人群.

微信图片_20190109101029.jpg

常见问题

Q:做光子嫩肤会不会让皮肤变薄呢?

A:光子嫩肤虽然在短期内(术后7天)会觉得脸有点干干的,有时还会有细小的微痂。但是7天之后都会恢复的,而且做完治疗还会刺激皮下胶原蛋白再生,使表皮增厚,皮肤变得更加Q弹细腻有光泽,所以光子嫩肤不会使皮肤变薄变敏感。

Q:做光子嫩肤会不会痛?

A:比较敏感的人说就像被橡皮筋弹到一样,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刚打完脸上会有微微的灼热感,有些人觉得治疗后很快就消失,有些人大约几个小时就会消失。

Q:做完光子嫩肤要多久才能够看到效果呢?

A:皮肤自身有一个新陈代谢周期,一般做完一次治疗,7-15天慢慢出效果。

Q:光子嫩肤的一般疗程是怎样?

A:光子嫩肤5次一疗程,每次间隔4周左右。如果是治疗浅层斑点,例如雀斑,1~2次后就可以看到一些改善。若是想缩小毛孔、提亮肤色和紧致肌肤,一般来说需要一个疗程以上。


咨询电话:0310—3835176

涉县中医院皮肤科,让你成为素颜女神!


图文:苑   媛

编审:樊安利

签发:张利军

温馨提示

涉县中医院

河北中医学院教学医院

河北省红十字会医院(县级唯一)

河北省示范中医院

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

全国管理创新医院

全国十佳百姓放心医院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

城乡居民患者起付线直降200

城乡居民患者报销政策

医院级别

起付线


报销起付线直降200

涉县中医院

300

其他二级甲等医院

500


  •  国家卫健委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河北省卫健委
  •  邯郸市卫健委
  •  中国中医药网
  •  涉县党政信息网
  • 冀ICP备16027635号